• <td id="woecq"></td>

      <li id="woecq"><option id="woecq"></option></li>

      1. <td id="woecq"></td>
      2. <table id="woecq"><ruby id="woecq"></ruby></table>
        當前位置:首頁>海外媒體看湖南>內容
        菲律賓《商報》:中國學者研討“中國式民主與人權保障”
        中國新聞網 鄧霞 發布時間:2023年04月03日 08:31
        中國新聞網 鄧霞
        2023年04月03日 08:31


          中新社長沙3月26日電 (記者 鄧霞)“中國式民主與人權保障”研討會26日在湖南長沙舉行,來自中國多所高校、研究機構、政府部門的30余位專家學者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會。

          吉林大學法學院院長何志鵬將中國民主道路和西方民主道路進行對比,認為西方的民主是一種現實的、已經實現的民主,中國式民主是理想的、有待進一步完善的民主。關于中國式民主的實現,他認為要進一步提升理論思維、完善實踐行動、改進治理體系。

          北京理工大學科技與人權研究中心主任齊延平指出,中國式民主來源于中國近現代史,與西方的民主和人權有根本不同。在中國,民主、民生、民權是一體的,民主就是民生,民生就是人權。

          廣東工業大學法學院院長陳佑武認為,中國式民主的實現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要把黨的領導體現在中國式民主全過程的各個環節。中國式民主的本質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權,是實現人的自由和平等的新型民主形式。

          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任常健認為,全過程人民民主包括了政治過程、政策過程、社會治理過程、企業民主、國際關系民主化等五個過程。它們對于民主權利保障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需要進一步開展研究,豐富民主權利理論。

          西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錢錦宇認為,參與權的確認和實現將產生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參與民主的形態,成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表達樣式。在一定程度上,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構建的是一種以公眾參與為核心要素的新型民主政治,應當屬于人類政治文明的一種新形態。

          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毛俊響表示,協商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內容。中國式協商民主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的統一、主體廣泛性和內容廣泛性的統一、實質平等與程序平等的統一,具有促進政治和諧、提升治理效能、凝聚社會共識、增強人權保障、豐富人類政治文化多樣性等多重價值。

          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魯廣錦認為,中國式民主生于中國、長于中國,是中國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成果,豐富發展了人類政治文明多樣性,開辟了人類政治文明新境界。其具有四個顯著特點,即中國式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是人民當家作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發展的人民民主。

          此次會議由中國人權研究會指導、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主辦。(完)

          刊于3月27日菲律賓《商報》

        【編輯:黃詩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