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南新聞4月10日電 (石榮)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被稱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殺手”。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帕金森患者日趨增多,同時該病也呈年輕化趨勢,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為提高公眾對帕金森病的認識,湖南省腦科醫院10日舉辦世界帕金森病日病友聯誼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近100名帕友參會,為廣大帕金森病友提供溝通交流平臺,分享防帕治帕科普知識。
提到帕金森病,很多人以為它是一種老年病。的確,隨著年齡增加,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增加,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約為1.7%。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該病正趨向年輕化。湖南省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一病區主任鄒叔騁表示,臨床上50歲以下的患者日益增多。
44歲的嚴先生(化名)就是其中一位,早在27歲的時候,他就發現自己左腿有點活動不開,走路有些費力,由于癥狀不重,他未到醫院系統檢查。然而不久,嚴先生的右側肢體也活動遲緩起來,日常生活工作受到不小影響。到醫院一看,竟然診斷為帕金森病。
鄒叔騁表示,目前帕金森病的確切病因還不清楚,一般認為它和遺傳、環境、衰老等因素有關。帕金森不致命,但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更讓患者頭疼的是,帕金森病藥物治療存在一個“蜜月期”,即在發病3至5年內用較小的劑量或較少種類的藥物就能獲得明顯的療效。
“藥物一旦失效,患者可以考慮腦起搏治療手術(簡稱DBS手術),它是將微電極植入腦內特定神經核團,通過高頻電刺激神經核團或神經傳導束,調節異常神經環路,從而起到治病的作用!编u叔騁說,該手術具有安全性高、療效穩定持久、可調節性及可逆性等優點,同時還可以大大減少藥物服用量,減輕神經功能障礙,讓患者恢復基本正常的生活狀態。
3月15日,嚴先生在湖南省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一病區順利接受了DBS手術。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4月10日活動現場,嚴先生迎來了術后首次“開機”。當工作人員通過遙控啟動嚴先生的腦深部電刺激,適當調整部分參數,其僵直、動作遲緩等問題即刻得到了明顯改善。
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一旦發病會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不小的壓力和負擔。鄒叔騁提醒,對于帕金森患者,一定要加強全面全程管理,根據疾病的進程、患者的個體差異,給予合適的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發現有帕金森病的前驅癥狀,如嗅覺減退,或早期典型癥狀,如震顫、僵直、運動遲緩等,要及時就診,盡早治療,避免貽誤病情。確診之后,要堅持遵醫囑服藥,堅持康復鍛煉;手術治療的患者,同樣要重視定期復診。此外,帕金森患者容易出現睡眠障礙、抑郁焦慮等問題,家庭的支持,及時的干預,非常重要。
湖南省腦科醫院院長周紹明表示,醫院長期以來關注關愛帕金森病患者,率先在湖南開設首家腦深部電刺激遠程調控中心,成立“帕金森全病程診療中心”,多學科聯合診療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更優質的全方位、綜合性一站式管理服務。同時醫院還成立了湖南省癲癇與帕金森專病聯盟,不斷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推進聯盟內帕金森患者獲得同質化治療。
據悉,湖南省腦科醫院還每年舉辦專家義診講座、病友聯誼會、運動會等形式多樣的世界帕金森病日公益活動,搭建溝通平臺,科普防治知識,為帕金森病患者排憂解難。(完)